2010年8月9日星期一

Openrice 仲可撐幾耐?


今晚要約朋友飯聚,要灣仔區、上海菜,中等價錢… 沒有心水選擇?你第一時間會想起什麼?當然是Openrice ,現時香港搵食工具似乎沒有更好的選擇。甚至有時候,即使有心水餐廳,仍然會上Openrice ,找電話訂枱或複製連結,電郵給朋友。更有用的是省卻了解釋選擇該餐廳的原因,click 入網頁看看那些笑臉就一清二楚。Openrice 有齊飲食指南最基本的功能,地圖、地址、電話等基本資料。加上其用戶數量及其活躍程度,食評的參考價值極高。

單向的飲食指南資料,事實上已經價值不大,但卻是必須品,必須要更新得快,資料準確。這點如果網上黃頁進取一點,還有望滿足用家需要。可惜,有上過網上黃頁的人都必定見識過,似乎千年都不更新,兼資料不完整的可怕程度。其他的飲食網,如Ufood、新假期、foodeasy等,都未有在此最基本的資料上完滿。Openrice 卻在此環節上幹得不錯,當然偶有遺留,實是無可避免。但在實用一環,已經勝出了。

當然,做好基本功還是不夠的,Openrice 的利害在於「人性化」。她可以說是香港第一代web 2.0網站,由用家一起建立內容,用家視網站為己出。遠古前(大概6、7年前吧),foodeasy仍是Openrice 的最大競爭對手,但過早的商業化令其在用家心目中慢慢消失。Openrice 在幾年前被收購後更進行了不少改革,地圖功能、更好用的食評介面、會員制度等等,最近更有外賣資訊。而且,其版圖更伸延至深圳、新加坡等地。但在商業化的同時,不失其「人性化」,平衡得算是相當不俗。

看來Openrice 似乎是無敵,但事實是否如此?筆者身為Openrice 粉絲,可能有點過慮。


Openrice 最殺食的食評似乎開始受到威脅,在140字的年代,人人求快,冗長的食評是否仍是最有參考價值?是否仍可立不敗之地?當然,Openrice 亦加入了不少facebook 的元素,在social media 內十分活躍,但形象上仍是上一代的產物。我們約人食飯已經用facebook event,不少餐廳都自行開設facebook粉絲頁或微博.在網路社群內直接進行推廣,發布優惠、活動、以至最新菜色,拉近與食客的距離。當然facebook 並不是一個有效的飲食指南,搜尋餐廳或食物是不可能的。但以facebook 社群拉動食客卻不是難事,冷不防有人結合facebook 功能開設更「人性化」飲食網站。台灣就有Takomama ,用上facebook 的 Open Graph。只是上年10月建網,一年不夠已經做出不錯的成績,為台灣不少本土食品作社群推廣。

出世不久的Foursquare ,已經在世界各地已經幹得不錯。其更新速度之快,簡便的使用介面,以及社交網的元素令她很快廣散。本文的主圖就是一間餐廳用Foursquare 作宣傳,這種網上網下配合宣傳的方向已經越來越流行。筆者之前亦有提過 Foursquare ,因為實際優惠不多,在繁忙的香港人中,仍未成為大氣候。數月前港版A貨 Foursquare - Snapp 在iPhone推出,直到現在都不是很多用家。若果可以找到好的天使投資者,有更多優惠,不難發大。快手易用的工具,更容易與生活產生連繫,handy的應用程式在iPhone 上已經證實可行,而且大有前途。

作為Openrice 粉絲,當然希望她更進一步。但以網絡的心態去想,若果香港飲食網可以有更多精彩的對手,實是用家之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