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先看看以下一條片段:
這是大眾汽車(Volkswagen) 最近推出名為Fast Lane的宣傳,透過Youtube及Facebook進行了一場病毒式宣傳 (viral marketing)。筆者亦是中了毒,才得知此次宣傳活動。宣傳主要利用video表現,加上Facebook及Youtube作為散播渠道。此活動明顯不是針對亞洲市場(尤其香港根本不會有這麼大的超市...),但在病毒式宣傳下,她的訊息不難直達全世界。
上年9月大眾亦推出過類似的宣傳叫The Fun Theory,並獲很好成績。兩條片Piano Staircase及The World's Deepest Bin分別錄得4日有1.200.000及88.000個瀏覽。此兩次的推廣,最大的特色就是幾乎不見品牌本身的存在。製作人聰明地運用突破常規,但非常生活化的裝設的影片,將Fast及Fun的概念打進品牌中。觀眾十分樂意把這有趣的意念分享出去,成功地象病毒一樣無限散播。
病毒式宣傳這個名字,確是不太適合。沒有人會樂意把病毒散播,更不樂意接受病毒。這種宣傳模式,必須要人去傳出去,亦只有好玩、有創意、人性化的訊息,才可以成功達陣。所以一切都是內容主導(content driven),創作人都搞盡腦汁,令內容可以成功滲入社群中。此種宣傳手法越來越流行,尤其是Facebook及Youtube出現之後。一是廣告商以至品牌老闆,都開始明白硬銷的廣告,根本上是令人抗拒。成本大,但成效低。反而,成本低(甚至免費)的網絡社交網站,效果更合乎效益。
在香港,始終較少成功例子。"好玩"又隱藏品牌,似乎不易sale香港的老闆。期待香港可以創作出如此佳作,你有無idea?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